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三年级作文 > 读《哈姆莱特》有感 

读《哈姆莱特》有感 

年级:初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712   作者:   时间:2025-03-19

我是很少看戏剧的,因为我觉得戏剧已十分过时了。闲时翻看了莎翁的戏剧《哈姆莱特》,大脑中关于戏剧的空白被人性的光辉充满,这光辉也曾照亮过一个时代。

哈姆莱特是个悲剧人物,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人”。他勇敢善良却又优柔寡断,但他终究是个英雄,是英雄总值得颂扬。一直以来,人们只要提到莎士比亚,总会想起他笔下的英雄哈姆莱特。但莎翁却将所有同情都交给了女配角奥菲利娅,她的命运根本不被她自己掌握,而是交给无情的虚无。没有同情心的神不是神,而事实是神没有同情心,用数学的思想来说两者之间便是一空集,也就是我所说的虚无了。奥菲利娅的悲剧性在于揭示了人的脆弱。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人生易逝,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因为偶然的灾难会轻易地将它夺去。人性的光辉和人的脆弱成就了美德和智慧,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认真书写。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是哈姆莱特的呼喊,是莎翁竖起的人文大旗,是民主写给专制和神权的檄文,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字——“人”,当我们用歪歪斜斜的笔迹留下这个“人”字时,却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那个年代,那个被神主宰的年代,为了真理,“人”被谱写成《神曲》,“人”被画成具有笑穿千年魔力的微笑,“人”被“神”在火刑柱下煎熬。但这个“人”终于被前赴后继的战士举起,被但丁讴歌,被达·芬奇画出,被哥白尼坚持,被布鲁诺坚信,被米开朗基罗雕刻,被伽利略发现,被莎士比亚化作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被更多的没有留下姓名的学者传播。面对这样来之不易的“人”,我们怎能随便写下?

今生今世,我已在空白的纸上描下了一个“人”的框架。墨已研好,就只差挥动大毫,笔走龙蛇,造就一个威武的撇和一个雄壮的捺。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读后感]

《别让爱你的人失望》观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重温红色经典 弘扬民族精神——《开国大典》观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不可挥霍青春

2025-03-18
[读后感]

《母亲》观后感(散文)

2025-03-18
[读后感]

《为了母亲的微笑》——“义气”的代价

2025-03-18
[读后感]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读《疯娘》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乌龟借伞》读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心香可人》读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用白话抒写喜悲,用感悟沉淀文化

2025-03-18
[读后感]

挥不去的遮阳帽——读《新来的王老师》有感

2025-03-18
精选作文
[演讲稿]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2025-03-17
[说明文]

我傻傻的,幸福

2025-03-17
[说明文]

是向往,不是追求

2025-03-17
[说明文]

好生,差生

2025-03-17
[说明文]

从杨过看企业成功之路

2025-03-17
[说明文]

生命的跪拜

2025-03-17
[说明文]

如果可以,希望它懂

2025-03-17
[日记]

跆拳道日记

2025-03-17
[说明文]

我们身边的“低碳”

2025-03-17
[说明文]

换个思维看世界

2025-03-17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