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二年级作文 > 葫芦丝的智慧

葫芦丝的智慧

年级:初中二年级作文   字数:1089   作者:   时间:2025-03-07

土黄色的葫芦,连带着三根竹制的管子,主管系着一个黄色结。胸中酝酿的气从吹口进入,又被奏成美妙动听的音乐不绝于耳。两侧的副管一平,像是小快板时一阵热烈激昂。这便汇成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

我便是学民乐的,学的就是这葫芦丝。初识葫芦丝,是因为小时候在家附近广场巧遇的一位老人,每日傍晚,坐在广场椅子上,十指纤纤轻奏一曲施光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婉丽多情,描绘了江畔风尾竹随风摇曳的情景,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心中回荡不去。从此,我便对神奇的乐器感到好奇,盼望着哪一天也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曲。

后来,学了葫芦丝以后,去看了一场葫芦丝王子李春华的演出。那位先生在台上尽情地吹奏。他不光靠葫芦丝的音乐感染观众,而且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身体随旋律不断摆动,极有震憾力。他似乎将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这一曲子了,我听得也如痴如醉,也许音乐是和录音中相差无几的,但是,在听原奏的声音时,我却从没受过这样的震憾。

后来,我在南京求学时,也带上了我的葫芦丝。曾几何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思乡心切,抚着那伴我多年的葫芦丝,轻吹一首《断桥残月》,一个个带着愁绪的乐音从葫芦丝中轻轻涌出,沉浸在灯下,沉浸在月色,沉浸在淡淡的思乡愁绪中。而我,似乎也同此曲作者产生共鸣,与彼此的情感给予安抚安慰。又有些时候,看完一本《中国国家地理》,双眼如放光,心中满是对雄奇西部景色的向往与赞叹。这时,一曲《雪莲花开》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洋溢西域风情的旋律仿佛为我展现西域的各色奇景,让我热切的向住得到满足。返乡回家时,望着家乡高楼广厦粼次栉比,不禁想吹奏一曲《滨湖春晓》,让此曲作者对八百里巢湖新区的讴歌,与我对家乡发展的讴歌共同响应,彼此交融

在学校表演,用葫芦丝表达自己的情感,尽情地演奏,虽说是面对着西洋乐器,但葫芦丝别具一格,毫不逊色。尽管不是为大家所熟知了解的,但照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与好评,让大家也体会到葫芦丝的魅力。

在我的眼中,葫芦丝是有智慧的。学民乐的,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用葫芦丝轻奏一曲,即使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人,听到了也会颇受感触,甚至为其乐之大笑,悲之动容。我的老师告诉我:轻飘柔等于美,这是奏好葫芦丝的方法。而要将葫芦丝演奏到轻飘柔,又有什么方法呢?长大的我寻到了答案,每一首葫芦丝曲都寄托了演奏者的感情,或对家乡的热爱,亦或有受挫折的悲愁。而我们在演奏,结合自身情感,就可以将这些寄托在葫芦丝的感情表达出来,即表现轻飘柔的效果了。

葫芦丝的智慧,甚至是所有乐器的智慧,就是在于其中凝结的寄托的表演者的感情呀!这感情让听众受到共鸣,从而感染听众,如果说一个音乐中不含任何感情,又何以音乐称之耶?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读后感]

读《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爱到极处成陌生

2025-03-18
[读后感]

读《最开明的爱》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读《请吃饭》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爱,那么疼…》读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我读《神话》

2025-03-18
[读后感]

失去不如不得到

2025-03-18
[读后感]

属于他们的真正幸福——评《长江七号》

2025-03-18
[读后感]

现实中的浪漫

2025-03-18
[读后感]

爱与恨的交织——读《呼啸山庄》有感

2025-03-18
精选作文
[写人]

我们班的“多性格”女生

2025-03-20
[写人]

人物描写一组

2025-03-20
[写人]

我的表妹,她很可爱

2025-03-20
[写人]

两面派班长

2025-03-20
[写人]

奇人徐霞客

2025-03-20
[写人]

《感动中的泪花》

2025-03-20
[写人]

我们的外教老师

2025-03-20
[写人]

妈妈唠叨

2025-03-19
[写人]

我作的果冰

2025-03-19
[写人]

陈嘉庚的事迹

2025-03-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