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三年级作文 > 端午·屈原

端午·屈原

年级:初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648   作者:   时间:2025-03-07

今年的端午节,第一次作为法定假日,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大事,是标志性的文化事件。从民间意志的维系与传承,到国家意志的规定和推动,端午节,作为一个具体的文化符号,折射出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逶迤足迹。我们可以画影图形,去追溯历史,也可以望梅止渴[注: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去神思未来,但如果缺少当下的反思,不能从现实角度对端午节进行人文反思,那么,一个传统节日将又会沦为消费主义行为,会像中秋节一样,成为公关社交的节日,远离了文化的本质。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个现实的知识分子,和一个节日意义,互相勾连比附,这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都是非常少见的。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知识分子,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注: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我们对屈原的评价和认可,到了怎样一个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我们想起屈原了吗?

端午节,如果离开了对“屈原”这位人文知识分子模范的思念与文化认同,就失去了端午节文化“失范扶正”的根基,如果传统节日的复兴,不能推动人文学科的复兴,那么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线足够明亮,足够温暖,但是没有成长,没有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没有理性的明天……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诗歌]

悲歌

2025-03-17
[读后感]

父母的爱是无私

2025-03-17
[诗歌]

还能孩子多久

2025-03-17
[诗歌]

玉环祸

2025-03-17
[诗歌]

西施恨

2025-03-17
[诗歌]

心,无解

2025-03-17
[杂文]

花葬

2025-03-17
[诗歌]

再见,朋友,再见,友情

2025-03-17
[诗歌]

三国的眼泪

2025-03-17
[诗歌]

泪划过...

2025-03-17
精选作文
[叙事]

茶的文化

2025-03-20
[叙事]

因为在乎,所以害怕失去

2025-03-20
[叙事]

雀巢

2025-03-20
[叙事]

快乐学科学,快乐用科学

2025-03-20
[叙事]

善卷洞

2025-03-20
[叙事]

姥姥家的“黑社会”

2025-03-20
[叙事]

雷锋叔叔我想对您说

2025-03-20
[叙事]

小鱼的启示

2025-03-20
[叙事]

时光,时间

2025-03-20
[叙事]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

2025-03-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