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中考作文 字数:836 作者: 时间:2025-03-05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考试内容的更改,引人关注,众说纷纭。我以为,中国美术学院此举恰当,何由,美术教育的变革,宜早不宜迟。
站在社会的角度,学院此举重在优中择优。何解?将古诗引入考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临考突击,过关考试的可能性。而且考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程度,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考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为学院择优录取提供准确反映考生水准的数据,从而为社会培养高水准的专业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而站在美术教育的角度,学院此举更是对美术教育方式的一种纠偏。在当下,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通向大学的一种捷径,其教育方式大都有着一定的扭曲,而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教育方式亦朝着培养考生美术水平速成的方向前进,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教育方式。而将古诗引入考试,可以提高考试难度,降低快速提高考生艺术美术水平的可能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术教育方式的扭曲程度。
而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学院此举还是在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视程度愈发降低,而传统文化不仅蕴藏了先贤的智慧,还藏着无数人前仆后继的劳动果实,这些成果不应随时间而消逝。又因古诗源于传统文化,将古诗引入考试,提高人们对古诗的关注程度,进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从而保护这些果实。
或许有人认为,在艺考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将古诗引入考试,是在刁难学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故意为难学生的嫌疑。可是,考试内容的改革是发生在国画专业的招生专业考试,考试的对象是国画考生,专业要求他们必须拥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而若没有,本就该淘汰,因此又怎可以说是故意在为难考生?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使道理。当下美术教育的扭曲值得深思,是什么使人们去扭曲美术教育?是什么使美术教育成为通往大学的捷径?这些问题,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传承着古老的文明,艺术是它的载体,我们不应将它抛弃。
愿未来,美术教育是给人以启迪,而不是成为一种工具,但愿人人都热爱它
月之契约
2025-03-20 [写人]他饿极了
2025-03-20 [写人]他饿极了!
2025-03-20 [写人]《爱劳动的女孩》
2025-03-20 [写人]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骄傲
2025-03-20 [写人]奥特曼在我们心中
2025-03-20 [写人]珍珠奶茶的甜蜜
2025-03-20 [状物]我最喜欢的水果——西瓜
2025-03-20 [写人]十五月圆倍思亲
2025-03-20 [写人]《天文知识》读书笔记
2025-03-20第七颗北斗星
2025-03-19 [想象]刀剑神域
2025-03-19 [读后感]孤独渲染宿——读《丹科》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不公平社会存在的三个阶层的人——电影《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2025-03-19 [读后感]读《图片两组》之一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北京大学演说读后感,高中萌发之源
2025-03-19 [读后感]沁血人生——读《许三观卖血记》
2025-03-19 [读后感]《我的梦,中国梦》随笔
2025-03-19 [读后感]“读经典名著、抒少年壮志”——希望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2025-03-19 [读后感]《侍郎》读后感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