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小学一年级作文 字数:4356 作者: 时间:2025-03-05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相信大家都有听说,她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展现了温情,有趣的校园生活,塑造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也奠定了自己在文学界的地位。你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来,这是一个巴学园毕业生的回忆录。她的名字叫小豆豆。一个因为好奇、探究而被原小学劝退的小女生,在巴学园度过了快乐无比、妙趣横生的童年。在日本,巴学园曾真实地存在过,由小林宗作先生于战前创立。那里的校舍不是钢筋混泥土建成,而是掩映在绿林里的、改装过的一辆辆电车。在电车一样的教室里上课,每天可以按自己的心情挑选座位;可以从老师罗列在黑板上的任务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开始一天的学习;可以在校园里拥有一棵自己的树。这样的学校,想必没有一个小孩会不喜欢。像小豆豆一样,一定会在放学回到家后,充满希望地期待第二天再次去到学校。
最特别的,在巴学园,孩子们都依着自己的天性成长着。就像校长小林宗作所描述的,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具有很好的品质,然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这些好的品质会被损害;教育就是要尽早发现孩子好的品质并将它们发扬光大。小林先生还特别强调孩子与大自然亲近,而不仅仅是强调语言文字的效力。
小豆豆有幸进入了巴学园,避免了在一般普通小学里可能让自己一生背负阴影的遭遇。她还应该庆幸自己有一位和善、耐心的母亲。母亲对小豆豆隐瞒了退学这件事,而只是告诉小豆豆需要还一所学校,保护了小孩子敏感易伤的心。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像小豆豆一样幸运,进入一所有趣的学校;希望自己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有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成长;希望小豆豆拥有一个美好的、值得一生回味受益的童年。何不就给宝贝取小名为豆豆呢?
嗯,宝贝,让我叫你豆豆,让我陪你快乐健康地成长。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对小豆豆来说是多么地珍贵,一直鼓励着她,支持着她,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那么今天的这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恐怕就会在“坏孩子”的阴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围,而不知所从。教育博大精深,而我们只有在教育的蓝天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搏击长空,才能无愧于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现了人性中最真的最无心机的纯净的东西。看着小豆豆的行为,听着小林校长的话,我们的心会安静下来。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每一个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接受到最平等的最有效的教育。如果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学校环境互相配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健康。而小豆豆无疑是幸运的,她有一对最好的父母,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师。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的成长着。是小林宗作先生给了她最适宜的土壤。
这本书我大学以前看过的,看过后还推荐给我妈看,因为故事很简单却隐含着一定的教育道理,对于我妈这种认为教育就是打一顿的人,我多想让她也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温柔耐心。
毕竟过了那么多年,再次阅读这本书,确实有了新的体会和看法。小时候只是羡慕小豆豆的成长的环境,不论是校园还是家庭,都给予小豆豆足够的自由空间,教室是废弃了的汽车,学习的课程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爸爸妈妈也足够包容。而现在,我知道这样的环境需要所有成人的共同努力才行。
这本书,可以说是小豆豆的成长史了,而小豆豆就是本书的作者,可是那么小的事情还记得那么清楚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应该是基于自己还有爸爸妈妈的记忆整理而成的。小豆豆开始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而被上一家学校的退学,直到到了这个巴校园,里面的每位老师,包括校长都十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却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品行,一边阅读的时候确实会一边感叹,这才是理想的教育。
作为一名曾经的小学班主任,我曾对小朋友还是抱着素质教育的心的,然而只有做过才会知道什么是现实,一个班50多名学生,一个人去讲课其实就已经精疲力尽了,还要谈什么培养个性化发展?学生家长也只看重成绩,我们做老师的最多也只能关注一半学生的学习状态,毕竟一节课也就40分钟,花一分钟去讲纪律,就会耽误每个学生1分钟,最重要的是除了教学任务外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活动任务,真的没有精力去兼顾所有学生。
国家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其实我想说,能不能先给老师减负?每个班25人不好么?基础教育老师的待遇又低,教育工作繁重,如果没有编制这种东西,愿意做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像小豆豆这样的成长环境,只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中国,这样的学校相信也会有,只是需要很有钱才行,前段时间两个女生分别被国外名校录取的事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即使现在国家因为人口减少而开放了2胎,但是我还是觉得到处都是人,一个班就十几个孩子的情况还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有时候会觉得日本地少人少也不是件坏事。
本来要写的,却渐渐写成了吐槽,其实本意并不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而是确实要反思怎么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成长的环境,怎么呵护孩子的自尊。至少小豆豆的爸爸妈妈都做的挺好,在小豆豆说谎时也不是严厉斥责,而是循循善诱的诱导她说出实情,承认错误,认真倾听孩子的话。
既然学校教育指望的很有限,那么就发挥家庭教育如何?为人父母不是那么容易的,希望每个人在成为父母前都能深思熟虑,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不要孩子一犯错呵斥、殴打子女,保护子女的自尊心,保护子女的一颗热爱生活的童心。
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了便池里。她找来舀子想把粪便舀出来找回钱包。小林校长路过,只说了一句:“弄完之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黑柳彻子写到:“除了校长先生,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
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秘密花园。花园里也许有一条通往蜘蛛巢的小径,也许有埋在一块石头下四十大盗们的宝藏,也许有爱丽丝钻进去的兔子洞……七岁前的孩子与世界的联结方式是粘性的,中间没有中介,他们与世界浑然一体。用斯坦纳的话说:“他们是用全身来喝牛奶。”这就是孩子失去心爱的玩具时会嚎啕大哭,仿佛天崩地裂。那是因为玩具是TA生命的一部分。
同样,对小豆豆来说,钱包不仅仅是一个物品,还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因为失去而去寻找。寻找是一场秘密花园里的探险,是穿过曲折幽暗生命隧道的一段历程。许多童话故事就是寓意这样的寻找和探险。一个孩子或者是因为谋生而去寻找工作,或者去寻找一个宝藏,或者去寻找一个国王……却遇上了国王的女儿或者王子,或者巫婆,或者一条大蛇。TA可能和公主和王子结婚,或者获得了巫婆的魔法,或者成为一个宫殿的主人,或者继续踏上寻找别的东西的路程。生命就在寻找中,已经无关乎当初出发时的意义。
小豆豆的钱包最后也没有找到,但是小豆豆已经觉得“即便钱包没有了,也挺满意的。”就像书中结尾时说的:“那天晚上……小豆豆奋战过的地面还有些潮湿,月光下,好像是什么美丽的东西那样,闪闪地发着光。”她已经在寻找中找到了别的东西。
小林校长是真正懂孩子的人。他既没无评判,也没干预。教育者大部分能做的就是为孩子创设环境,让孩子自发被吸引,自由去选择,自主去工作,自觉去评判,自己去醒悟。
杨澜在微信课提到,她曾经因为让儿子学钢琴而痛苦挣扎,可儿子却迷上了画画。多年以后儿子和她说,那是因为有一天傍晚,他看到妈妈在窗边学画画,夕阳柔和的余晖照在母亲身上,那一刻他就喜欢上了画画。同样,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看书。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喜欢书,孩子也喜欢书;父母不喜欢,孩子也不喜欢。这很正常。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孩子不喜欢,但忽然有一天TA就喜欢上了。TA“醒了”,这也很正常。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孩子不喜欢看,长大也不喜欢,可是TA喜欢画画。这也没问题,这也许就是TA的自性。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也不是我们的克隆人,甚至TA只是“借我们而来”。
甚至是所谓“不好”的处境和遭遇,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际遇。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顺遂或者挫折,只关乎我们的态度
以上就是好学生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希望能给你提供些许参考。更多模板作文尽在好学生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