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高考作文 > 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200字 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七篇

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200字 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七篇

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4877   作者:   时间:2025-03-05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我们当前的任务是拥护党、立志党、拥护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拥护党,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同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动作斗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2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党的历史小故事一

3月5日晚上,叶挺坐在昏暗的灯下,回想起几十年来戎马倥偬,多灾多难的生活,感慨万千。他奋笔疾书,给党中央写下这样一份电文:“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这份电报发出的第二天,党中央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给叶挺回了电报。复电是经过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电文说:“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3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忧。”叶挺终于实现自己的夙愿,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1946年3月6日清晨,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叶挺冒着滂沱大雨,亲自等候为昭雪“江南一叶”的冤案奔走五年之久的周恩来。周恩来回来的第二天即3月7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接到党中央致叶挺的复电后,便在中山三路中共代表团驻地为叶挺举行了隆重的入党仪式。

党的历史小故事二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官兵,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

古田会议油画

1929年8月下旬,陈毅抵达上海,向党中央如实汇报了红四军的工作。29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陈毅关于红四军全部情况的详细汇报,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陈毅三人组成专门委员会,深入研究讨论红四军的问题。经过一个月的讨论,形成了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简称“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这是1944年1月刊印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资料照片)

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历史小故事三

党的一大最后一天会议进行中央局选举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刘仁静是这样回忆的:

“当时是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的。当唱票人念到李汉俊的名字时,董必武马上就问:‘是谁选的?’我说:‘是我选的。’董必武就没有吭声。1923年李汉俊到北京时,我去看他,他对我在‘一大’上投他一票,还表示感谢。在1923年或1924年我碰到蔡和森时,蔡对我说,‘一大’时我选李汉俊有历史意义,因为那时选举好像事先有默契,选谁每人心中都有数。”

从刘仁静的回忆来看,中央领导机构三位领导人的选举似乎事先规定了候选人。从董必武的惊问来看,很可能这是所有选票中唯一未按事先约定投的一票,如果不是出于对有人越轨的极大惊异以及对李汉俊的个人好感,董必武大概不会忘掉无记名投票的基本要求,忍不住当场查问起来。

现在看来,刘仁静投了自己在一大上的主要论争对象李汉俊一票,首先说明刘仁静是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同志,同时,这一票也说明刘仁静襟怀坦白,论争时对事不对人,即使对事而言,在他心目中也完全是同志间的正常讨论。刘仁静之子、刘仁静传记作者刘威立对此评论道:

“总的看,这一票投者无意,后来却似乎成为大会的花絮流传。几年后蔡和森还开玩笑地说这票有历史意义,这虽然过甚其词,却也折射出当年选举的一些特色。无论当年酝酿候选人名单的具体过程如何,张国焘个人当时显然还不具有使选票高度集中的威望与能力,所以当他后来与代表们逐个商谈时,势必要借马林的权威来说服人。在这种情况下,刘仁静的自由一票,在笑谈中被提到政治高度,被说成有历史意义,亦即被用以证明中国共产党即使在刚诞生时对共产国际也并非唯命是从,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选举是否根据马林的意见规定了候选人,并由张国焘在选举之前与大家做说服工作呢?陈独秀后来与濮清泉的一段谈话,似乎可以作为印证:

“据陈独秀告诉我,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因事留在广东,没有参加,之所以要他当总书记,是第三国际根据列宁的意见,派一个荷兰人马林来中国转达的,说是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走上政治舞台,党的总书记一职,要找一个有名望的人,号召力要大点。实际是否如此,我不敢肯定,陈既这样说过,我就如实地把它写出来。

党的历史小故事四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党的历史小故事五

沈浩,小岗村之前的书记,因为过度劳累英年早逝。他把半生心血投入到小岗村的建设上,让小岗村人民重复大包干时期按血手印,只为了留住一个好书记,他的葬礼和追悼会不禁让我联想起了十里长街送总理,那些他关爱过的人民是那样的不舍,记得一位奶奶说:“沈书记,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啊,我情愿用我的老命换你哦!”这是怎样的党员与群众关系,他是新时代的楷模,是一面旗帜,旗帜更鲜艳。还有他的坚持不懈,竟然让国家同意京沪铁路每日停运四十分钟让小岗村修进村的路,是怎样的不懈,又是怎样的一切为了人民呢?

党的历史小故事六

在瑞金市叶坪乡脚陂村,提及无私照顾残疾邻居顾邻居的共产党员谢秀英,都夸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残、手脚变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杨龙南,人们在摇头叹惜之余,无不为他有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标记着谢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劳与苦楚,也丈量出这位女共产党员的爱心与善良。一句“不忍心”引发的世纪守护今年65岁的杨龙南有着一段不幸的遭遇。3岁时父亲病逝,15岁时,原本体格强壮的他手脚关节经常发麻、肿胀,多次医治无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岁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觉,双手关节也开始慢慢变形,从此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冷酷的现实使他想到了死,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接连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饭,想以此了结自己的生命。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谢秀英听说杨龙南想绝食自杀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喷喷的鸡蛋挂面端到杨龙南床前,并一连几天陪着他,劝说他要坚强活下去:“作为邻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饿死呀!”、“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帮就过去了。”、“再难也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真情的开导,慢慢消融着杨龙南干涸求死的心,唤醒了他求生的渴望。从此,谢秀英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照顾生涯。屋漏偏逢连夜雨。

杨龙南30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照顾杨龙南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谢秀英的肩上。一条坚定信念谱写的爱心颂歌在常人看来,照顾残疾人是件又脏又累的事,亲人都不愿意做,更何况是一个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谢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用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爱心颂歌,竖起了一座人间丰碑。为了避免杨龙南患上褥疮,谢秀英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帮他翻一次身,每两三天就要给他擦洗一次身体。天热时,杨龙南那双失去知觉的腿不时溃烂,会发出一股股恶臭,别人都躲得远远的,谢秀英却不怕,每天坚持给他清洗双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陈皮腐肉,她顾不上恶心,细心为他敷上药物。天冷时,谢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杨龙南家为他烧上火炉取暖,晚上还得常去查看,有好几个晚上杨龙南都滚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谢秀英及时发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为了不让杨龙南感到寂寞,谢秀英不辞辛劳先后从别人那借来他爱看的武侠章回小说500多部。同时为了方便杨龙南找自己,细心的谢秀英特意帮杨龙南在床头装了部电话,把自己的号码存在话机里,一遇到困难,他只要点电话上的重拨键就能找到她。为了使杨龙南活得更有希望,2025年已经搬到圩镇住的谢秀英琢磨着在圩镇上租间房子给杨龙南找点事干。圩镇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听说要给杨龙南住谁也不愿意,谢秀英急了,她说:“就是一条小猫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会难过,何况是一个人,你们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里,帮助杨龙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顾虑这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2025年,谢秀英如愿在圩镇上租了间屋子,赶紧把杨龙南接到了圩镇上居住,同时张罗着帮他开起了一间日常生活用品店,为杨龙南点亮了希望之火。

48年来,谢秀英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地照顾着邻居,使整整卧床不起48年的杨龙南思维敏捷、情绪乐观。邻居们都说:“要不是谢秀英的照顾,杨龙南根本活不到现在!”

党的历史小故事七

从小生活在船上的王叔叔,在家排行老三。因为父母常年跑船,所以家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那时候还在后塍小学上学的他,每天中午放学,只能回家喝上一口凉水填填肚子,就回校上课了。16岁那年,王叔叔初中刚毕业,就开始去生产队跟着大人们干农活,这一干就是一整天。操着笨重的农具挥洒着汗水,手心磨得起了血泡,磨得满是老茧,也就只能记到几工分的报酬。18岁那年,不甘穷苦的王叔叔去了村里的面粉厂工作,开始学起了机修。从最初的一窍不通,在完全没有师傅带领的情况下,他仅凭着一本设备维修书,慢慢在摸索中学习,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做上了一名挡车工人,每个月可以挣着20多工分,去换取粮食。正是凭着这种对工作努力钻研不懈的精神,25岁的王叔叔又跳槽去了黄酒厂。初到黄酒厂,他什么都抢着干,哪里都流下了他工作的汗水。靠着自己对工作满腔的热情,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厂领导推荐了王叔叔入党。

在一年的预备期,他积极进取,工作严谨负责,终于在1989年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成为党员的王叔叔,很快便升任了车间主任,主抓生产任务。当上主任的他,并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告诉自己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多次进党校进修,回到工作岗位上,王叔叔始终牢记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踏实工作,从基础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共同进步,在生活中关心同事、和睦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和影响他人。正是这样的王叔叔,担任车间主任10年间,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王叔叔认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素养,也是他工作和生活上的本质遵循,也正是以这坚定的信念去约束自我、温暖他人、教育他的下一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200字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感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更多最新作文资讯,尽在好学生作文网,请大家多多关注好学生作文网,快来学习吧!

高中高考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话题]

《珍惜》

2025-03-19
[话题]

五年的时光

2025-03-19
[书信]

写给自然的话

2025-03-19
[书信]

给北川中学的一封信

2025-03-19
[议论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只叹卧龙长眠时

2025-03-19
[议论文]

照亮,世界的东方

2025-03-19
[议论文]

有物名曰:个性

2025-03-19
[议论文]

挣扎之后的成功

2025-03-19
[议论文]

为钱而生存,为钱而丢命

2025-03-19
[议论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2025-03-19
精选作文
[诗歌]

友谊,可笑

2025-03-18
[诗歌]

这世界里的人

2025-03-18
[诗歌]

忆雨落梦回时

2025-03-18
[杂文]

清晨的天空

2025-03-18
[诗歌]

无雅

2025-03-18
[诗歌]

宋词

2025-03-18
[诗歌]

骑马乡行

2025-03-18
[诗歌]

滴水相涌

2025-03-18
[诗歌]

《早恋变奏曲》诗歌

2025-03-18
[诗歌]

披着星光

2025-03-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