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四年级作文 > 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观后感 许昌杨水才故事

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观后感 许昌杨水才故事

年级:小学四年级作文   字数:3641   作者:   时间:2025-03-05

许昌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两袖清风为群众,杨水才作为时代劳动楷模,其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应该被所有人知晓传承,下面是好学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观后感许昌杨水才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观后感许昌杨水才故事

昌杨水才故事

水道杨是个村名,杨水才是个人名。杨水才是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的劳动模范,《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杨水才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为题,连续发表了两篇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员《为人民鞠躬尽瘁》一文,多角度、全方位地讴歌杨水才同志“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崇高精神。

我知道杨水才这个人,是在语文课本里,那时还在老家舞阳县城关公社碾刘村村小学上学。通过学习识字,我不仅记住了这个人,而且还记住了那句让他荣耀一生的话:“小车不倒只管推”。

前几年,我随同事多次来水道杨参观杨水才纪念馆,只因为来匆匆,去匆匆,故印象并不深刻。

或许会有人说,新时代了,杨水才精神早已过气,忘就忘了吧。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杨水才作为给咱许昌争得无上荣誉的人物,作为一个响当当的时代楷模,不应该被轻易地遗忘,于是我决定重走水道杨,到那里看一看,听一听,写一写,用文字来唤醒人们对他的记忆。

绕道骑行至桂村乡乡政府所在地时,正好赶上中午饭点,于是我们拐进路边面馆,一热一凉要了俩菜,翻扑克牌喝起闲酒。其间,与老板娘闲聊(老板做好饭菜,去丈地赶会去了),原来她娘家就是水道杨的,自小在那儿长大,而且还和杨水才的侄子、纪念馆馆长是小学同班同学。如果需要的话,她给他打个电话,保准给你们讲得头头是道。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说今天是周末,就不打扰人家了。

据能言善辞的老板娘讲,水道杨村名中带有“水”字,杨水才人名中也带有“水”字,可这里严重缺水。水道杨九岗十八坡,根本存不住雨水,地下水也深,自古以来靠天收,过去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杨水才就是在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

杨水才刚出名那些年,村里见天像赶会一样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着实让名不见经传的水道杨火了一把。

从面馆出来,我们骑上车子。桂村到水道杨一路上坡,加上逆风,骑到纪念馆门口时,竟然使出了一身汗。

因为是星期六,偌大的停车场上,只有我们的三辆自行车,孤单地扎靠于一隅。我锁好车子,先到入口处,发现栅栏门紧锁。正想掉头往回走,里面有人发话:“刷身份证就能进来。”

我半信半疑,打裤兜里摸出身份证,往上一刷,门果真开了。万没想到,如此偏僻、规模又如此小的纪念馆,也能用上如此高科技的东西。凭此足够证明,我国不容小觑且日新月异的科技实力。

纪念馆前,安放着杨水才同志的汉白玉全身塑像。塑像运用写实雕刻技法,再现一位青年农民形象:他赤着头,上身着对襟褂子,下身着大裆裤子,袖口、裤脚高挽,整体看上去清瘦精神。

怀揣敬仰之心,步入纪念馆,通过观看杨水才同志使用过的实物、关于他的图片以及详实的文字资料,我仿佛走进了电影院,正在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一帧帧鲜活的战斗、劳动、生活场景,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水道杨村,地处许昌西北方向二十公里许,“两岗夹一洼”的洼地里,一条南北向的大沟穿村而过。1925年6月29日,杨水才在一四面透风的茅草屋里呱呱坠地,开启他注定不平凡的人生之路。青少年时代,他薅过草,放过羊,打过短工,扛过长工,用长满茧子的双手,为生存、生计奔波着。

1949年1月,血气方刚、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杨水才光荣地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一入伍,他就随部队越过黄河,北上安阳,参加了解放安阳的战斗。之后,又随大部队一路南下,先后参加了解放汉口,解放衡阳,解放桂林,解放南澳岛等地的战斗。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冲锋在前,英勇作战,立大小功各一次,为此荣获“人民功臣”称号。

1950年11月,杨水才复员回到了面貌依旧的水道杨,先后担任农会武装委员、互助组长、农业社副社长等职务。无论在哪个岗位,干哪份工作,任务只要交待给他,请一百个放心,他都会使蛮劲干好。难怪有人背后议论他,说他是个个大心实的“傻子”。

由于杨水才同志劳动积极,踏实肯干,1956年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遂被委以水道杨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任水道杨村小学校长。

为了截留住天赐的雨水,水道杨村决定自力更生,挖塘蓄水。经过土专家们一番细致地勘察,水塘位置最终选在村子东南角(今纪念馆西边)大沟里的最洼处,这样一来,四面之水均可汇聚于此。工程开工后,杨水才率先垂范,和社员们一道,推着那辆著名的独轮车,一车一车往外运土。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从未喊苦叫累。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一口方塘挖成了,使得周围存不住水的岗地,变成了涝能排、旱能浇的高产良田。挖塘蓄水这一创举,后来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为农业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之初,农民十有七八是文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杨水才利用农闲时间,在学校开办扫盲班,并亲自参与授课。经过扫盲,原本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乡亲,不仅会认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还能读报纸。“知识改变命运”的成果,得以初步显现。

1963年,桂村农业中学成立,杨水才担任首任校长。他克服重重苦难,选教材,找老师,带领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尽可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他还大胆创新,开苗圃,开林场,植树造林,为此获得了许昌县林业模范、许昌地区劳动模范、河南省林业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誉为复员退伍军人的一面旗帜。

1966年12月5日凌晨,身患肺结核、胃溃疡、肾结石等多种疾病的杨水才,在连轴转工作18个小时候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时年42岁。

“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这是杨水才生前的钢铁誓言,表达了他那种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

如果说焦裕禄是县委书记们学习的榜样,那么杨水才则是最基层农村干部们学习的榜样。难怪《人民日报》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精神:

“小车不倒只管推”,就是一心为公,一切为公,“完全”、“彻底”为人民。

“小车不倒只管推”,就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小车不倒只管推”,就是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主席看过这两篇通讯后,眉批道: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从纪念馆出来,穿过枝条泛绿的树林,我来到“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塑像前,来到杨水才的墓前,向这位一代楷模鞠躬致敬。

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观后感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毛泽东同志对杨水才的评价。1924年,杨水才出生在河南省许昌县(今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屡立战功,获“人民功臣”称号。1951年初,他复员回到家乡水道杨村,被群众推选为农会委员,负责治安保卫工作。1953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动员10户农民成立全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并把自己的40万元(旧币)复员费作为组里的活动经费。

杨水才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干工作不要命,曾留下“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名言。而且,他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公私分明。

1964年2月,为扩种经济林木,队里从陕西汉中购回速生核桃种,杨水才如获至宝,十分珍惜。有一次,他按技术要求,将核桃种装进麻袋,放在井里浸泡。当提上来时,发现掉进井里一个。他想,一粒种子一棵树,又是从很远的外地买回来的良种,掉在井里太可惜了。于是,他衣服一脱,下到井里,脚踩手摸,找了整整一个小时,终于把那粒核桃种捞了上来。

杨水才关心集体,为防止人畜糟蹋苗木,在苗圃搭了个简易的小草庵住下来,日夜看护。一天,杨水才在果园里劳动,他8岁的侄儿给他送饭,看到草棚里有两个桃子,顺手拿起来吃掉了。杨水才回来不见了桃子,问明情况,严肃地教育侄子说:“公家的桃子不能吃,公家的东西一点也不能沾。”说完,从口袋里掏出1角钱,让侄儿交给了大队会计。一次,杨水才的弟弟把苗圃里剩下的一棵杏树苗移栽到了自己房后,杨水才知道后,严厉批评了他,并把树苗移回了苗圃里。

1966年12月5日,杨水才因病逝世。就在前一天,他开会、劳动、调查……忙了整整18个小时。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伟说——

杨水才同志一心为群众和集体着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极为勤勉和清廉,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是我们检察干警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我院大力弘扬杨水才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感染、鞭策和激励干警,锤炼廉洁品格,坚持廉洁操守。我院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为重点,推动党建工作常态化、标准化。组织红色教育培训、重温入党誓词、到杨水才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廉政大约谈”等活动,加强党员干警党性修养,筑牢廉洁从检思想防线。2025年以来,我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等称号,连续两年被许昌市检察院和建安区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评论 (0)

最新作文
[叙事]

《圣衣公主的爱情交响曲》

2025-03-19
[叙事]

兔子同桌2做回自己

2025-03-19
[叙事]

守护甜心之樱梦甜灵

2025-03-19
[叙事]

冷王PK萌女

2025-03-19
[叙事]

血残蔷薇

2025-03-19
[叙事]

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2025-03-19
[叙事]

圣樱学院

2025-03-19
[叙事]

再见吧,桃乐丝

2025-03-19
[叙事]

仙剑奇侠传自编版

2025-03-19
[叙事]

缩小记

2025-03-19
精选作文
[读后感]

《爱心?感恩》读后感

2025-03-19
[读后感]

《孟子》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2025-03-19
[想象]

乌咔大陆

2025-03-19
[想象]

狐王

2025-03-19
[想象]

思念之神

2025-03-19
[想象]

青春犹在

2025-03-19
[想象]

粗心国之旅

2025-03-19
[想象]

陨落的天才

2025-03-19
[想象]

霹雳贝贝

2025-03-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