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2513 作者: 时间:2025-03-05
2025陈清如院士事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于2025年5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关于陈清如院士事迹你了解多少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5陈清如院士事迹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5陈清如院士事迹吧!
陈清如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级筛;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为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国际选煤大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
陈清如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难选和极难选煤的分选,陈清如研究开发了用于末煤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并主持建立了中国首座末煤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厂,指导设计了中国首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
20世纪80年代初,陈清如突破了传统的精确筛分概念,创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筛分理论,并研制了系列煤用概率分级筛,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干法深度筛分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清如主持研究高效脱硫降灰的干法选煤理论和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选煤理论,发明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方法和设备,创立了气固浓相高密度稳态流化的选煤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
1980年以来,在干法筛分领域中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在物料透筛概率理论上深入地揭示了传统的及现行的精确筛分所无法解决的潮湿煤炭和煤泥堵塞筛孔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大筛孔、大倾角和最佳筛面长度的GS型煤用概率分级筛、QGS型煤用琴弦概率分级筛,彻底解决了潮湿细粒煤6mm粒级的筛分。
1984年,陈清如开始进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经过10余年的研究,完成了实验室基础研究,模型试验研究中试以及工业性试验研究,建立了“空气重介质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50~6mm粒级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和设备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于1994年6月3日通过煤炭部和黑龙江省计委组织的联合鉴定验收。
陈清如认为,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都是开创性的,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陈清如院士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著名的矿物加工工程专家,“潜心科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是陈院士高尚人格和科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勤奋实干、勇于探索”是陈院士经常用以自勉的十六个字,也是他从事科教事业60年经验的结晶,充分地彰显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陈院士的学识和人品都是值得学习的楷模,以陈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成就和贡献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宝贵财富,全体矿大人都应该倍加珍惜。(中国矿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邹放鸣评)
陈院士(陈清如)是中国煤炭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在60年的治学及科学研究生涯中,致力于选矿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为中国的矿物加工和洁净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中国煤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姜智敏评)
陈院士(陈清如)对国家、对科学的深情,是大家的楷模,豁达、严谨、不断进取的大师风范为大家所敬仰。(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张战营评)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5陈清如院士事迹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25陈清如院士事迹陈清如院士素材】相关推荐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人物及事迹改革开放的英雄人物事迹
2025生命重于泰山电视观后感精选
2025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作文500字
202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5彭士禄简介和主要事迹彭士禄的事迹简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