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二年级作文 字数:2263 作者: 时间:2025-03-05
纪录片《诞生地》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纪实手法,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发展及壮大的历史过程,本片分为上下两集,从博文女校开始,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多方历史成因。下面是好学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诞生地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观看红色文献纪录片诞生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找好角度,全面梳理我党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东方卫视打造的专题纪录片《诞生地》追溯历史、深度挖掘,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上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发源地,以翔实的史料和珍贵的镜头,在荧屏上展现了这一96年前发生在上海的“建党伟业”,让观众了解了当年在这座石库门建筑中所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诞生地》全片共分上、下两集,上集主要聚焦了1921年7月建党前后的历史风云,揭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下集主要通过专家的叙述和多处革命纪念地的巡礼,表明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地,更有无数革命先驱和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光辉业绩,特别是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驻守十一年之久,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诸多第一,给上海这座英雄城市增添了历史荣光。
整部纪录片以较小的口子切入,完整梳理了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渊源,记录了党的历代领导人陈独秀、周恩来、邓小平等上海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以及中共历史上创造的无数个诞生在上海的第一的史实。该片以“横向连贯、纵向穿越”的方式,将重大历史事件浓缩在每一段解说、每一幅画面、每一个音符之中,并从中探索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心打磨,以严谨的表达凸显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史。纪录片《诞生地》回答了我党建党的“逻辑和基础”这一问题,充分揭示了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强调了上海在中国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今天和未来都有价值。
该片通过一系列的寻访、多位专家的叙述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指挥中国革命11年之久的革命岁月。7月1日播出《诞生地》上集节目中,采访了邵维正、徐建刚、熊月之、张云、苏智良等10多位党史专家,以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作家叶永烈等,揭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并通过大量史料的验证来阐述关键信息。
手法创新,以故事性增强可看性。纪录片《诞生地》将历史发展及深层思考通过故事的形式向观众娓娓道来,并强化故事中的戏剧化、矛盾和冲突,增强了整部纪录片的可看性。
纪录片《诞生地》挖掘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解密了许多悬而未决的历史谜题,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艺术人文的摄制风格,向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部“有新意”、“有看头”的献礼作品。东方卫视在建党96周年的历史节点,用心策划、主动编排,以这部优秀的纪录片宣传上海这座光荣的城市与中国共产党休戚相关的历史渊源,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纪录片分上、下两集,上集主要聚焦了1921年7月建党前后的历史风云,揭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而下集,则讲述了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指挥中国革命长达11年之久,直到1933年初转移至江西瑞金,上海由此诞生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第一”。
据制片人高定芳介绍,纪录片先后采访了邵维正、徐建刚、熊月之、张云、苏智良等10多位党史专家以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作家叶永烈等,请他们详尽介绍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95年前发生在上海滩上的一些历史内幕:为什么“南陈北李”、共产国际代表都选择了在上海建党?而同时,一大、二大、四大和许多红色革命旧址都选择了上海最为典型的建筑石库门,而不是其他地方?若把中共一大会址作为党的诞生“产房”的话,而党的“十月怀胎”又称“秘密摇篮”的地方在哪里?为何我们都把7月1日定为建党纪念日,而实际上一大在上海开幕是在7月23日,是如何最终确定这一日子的?在党的一大开幕后的第8天夜晚,突闯会场的那个神秘密探究竟是谁?是哪个与会者首先引起了法国巡捕房的怀疑和随后展开严密搜查,迫使一大代表们8月2日从上海紧急转移至嘉兴南湖,在那里完成了最后的议程?
纪录片揭秘了众多历史秘闻,艺术人文频道定于7月1日晚8点播出。
以上就是好学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诞生地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观看红色文献纪录片诞生地观后感,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学生。
【诞生地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观看红色文献纪录片诞生地观后感】相关推荐文章:
2025沂蒙山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沂蒙山六姐妹观后感优秀
电影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最新2025电影遵义会议观后感精选
百炼成钢纪录片观后感百炼成钢命悬一线心得体会
山河岁月纪录片观后感山河岁月纪录片观后感【最新5篇】
2025纪录片山河岁月观后感山河岁月纪录片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