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1813 作者: 时间:2025-03-04
从前听到歌唱一座城市的歌,总会难以抑制心中的羡慕。也想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去寻找北京让人眷恋的东西,又或是感叹济南的变迁之快。歌声仿佛有种魔力,吸引着我们追逐更高更远的天空,追逐更大更远的月亮。只有在真正的离开之后,我才发现,歌诗里描绘的更大更圆的月亮,也并不适合每个人。至少,不适合我。
月是故乡明。古人诚不欺我。在离家几千公里外的魔都,那一轮明月依旧高高挂在空中,却很难再看见了。我不知道是灰蒙蒙的天遮蔽住了她的微笑,还是无处不在高耸林立的写字楼紧紧压着我的肩膀,竟再不能抬头看到记忆里故乡的明月了。
去年中秋,我和所有高三埋头苦读的学子一样,在学校里度过。安静的晚自习,空气里跃动着燥热。和别人不同的是,我拥有一整轮明月的陪伴。靠窗的角落原本是有点暗的,却因为那天晚上的月亮变得格外明亮。或许用明亮来形容是不太准确的,因为月光不同于炙热的阳光,她没有光和热,有的只是静谧柔和。柔柔的光洒在我面前摊开的本子上,宛如一汪清泉。她就是温柔本身。这样的温柔在高三紧张的氛围中转瞬而逝。
六月,我们怀着对各地大学的向往交上最后一张纸。七月,我们背上行囊,在惊奇和赞叹中踏上陌生的土地,流连忘返。八月,我们捧着手机和新同学新校友聊得不亦乐乎,忙着打包行李。九月,我们在全新的环境里努力适应,兴致勃勃地认识新朋友、加入新社团。此时的家乡,被压缩成箱底小小的特产和嘴里偶尔提起的习俗。对年纪轻轻的我而言,离开熟悉的土地,进入令人向往的大学,兴奋远远多于感伤。更何况,这里是以包容和繁华闻名的魔都,一座无数人梦中的城市。
然而,然而。在短暂的兴奋后,离家一个月的我,第一次失眠了。倒也不是深受思乡之苦的困扰,只是突然想起了那一轮明月,想起了我最好的朋友们,想起了我们相互陪伴度过的高三,想起了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几年的点点滴滴。
我们在万绿园的草地上撕名牌,在炎炎的夏日里骑车去海边,在唱着欢乐歌谣的海边光着脚丫烧烤。即使是在高中最紧张的日子里,我们也想尽一切办法制造快乐。元宵在走廊里分享彼此不同口味的汤圆,端午在教室门口挂一株艾草,用硬纸壳在课间打羽毛球,生日在教室的后排站着吃掉分到的蛋糕,把奶油抹在别人脸上……在公认最苦的那段日子里,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虽然海南的夏天酷暑难当,却有人能魔术般的变出一瓶清凉喷雾,然后整个教室就成了薄荷味。这股清凉的味道,混在厚重的防晒霜味里,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反应,变成一股小旋风,轻飘飘刮进每个人的心里,并且就在里面住下不走了。所以此后再回想这段时光,鼻尖总能嗅到这股味道,若隐若现,还原脑海中的场景,心里还能隐约感到当时自己的满足和幸福。
这是多么简单的快乐呀,却是我迄今为止最珍贵的回忆。初中总感觉自己和周围同学格格不入的我,却在高中遇到了彼此信赖和珍惜的朋友。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们都知道,就算曾经吵架吵得再厉害,言和后的我们感情依旧坚不可摧。
以前我是不相信“和好如初”的。哪怕破镜重圆,中间也始终有一道裂痕存在。现在我依旧不相信。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我认为所谓“和好”是分情况的。一种是表面握手言和,一般情况下双方仍然会越来越疏远。另一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挽回彼此的信任,原谅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爱你的人愿意再给一次机会而已。这并非“破镜重圆”,而是“破镜重铸”。重铸的感情,只要双方都浇灌了诚与热,就能崭新如故;若是能够日日悉心擦拭,甚至能比原来更新更亮。
所谓故乡,让人眷恋其中的,自然不是干巴巴的土地和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是不错的。在我的故乡,在海南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呼吸着的是海岛新鲜的空气,头顶着的是热带炙热的太阳,脚踩着的是被海浪无数次冲刷的柔软沙粒。然而人类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即使是在同样的大环境下成长,无数细微的差别都在影响着我们,轻轻推着我们向不同的道路走去。我感激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怀念着我们共度的日子,那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因为是我们,因为是在这里,才有了更深的意义。我一直记得从前看到的一句话:当你回望故乡,你怀念的其实并不是那块土地,而是你的童年。那段记忆就如同田埂上的鸥鹭,一点足,就惊飞。
或许我们怀念家乡,就是在远处贪婪地看着鸥鹭,想靠近却怕惊飞回忆里的美好,只能远远地看着,心里生出无限的向往,还有一点点的羡慕。在失眠的那夜里,枕着无数的回忆,心情却出奇的平静。不知怎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诗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