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个体和时代的关系

个体和时代的关系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1057   作者:   时间:2025-02-28

张若虚曾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此句诗引发了人们对于时间源头的思考。自古至今,明月日复一日地划过地球上空,而地球上人类的故事也随着月光不断流动、翻涌,汇成了历史洪流。时间长河上游的一个个个体已经随河水的涌动消亡,但他们舞动的人生却永远存在。

“英雄造时势”。夸张地说,许多“时代”中的个人以一己之力创造或改变了时势。如秦始皇凭借着自己的奇谋雄胆,一步步攻占他国,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如毛泽东在一方农屋中谋划战略,挥斥方遒,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解放的彼岸;再如格鲁希在滑铁卢战役中的优柔寡断使一个帝国就此没落、希特勒以嚣张的侵略野心建立军队,碾过了无数生命……由此观之,个体的力量不容忽视,不管是长期的行动还是一时的疏忽,都有可能“教日月换新天”。

但正因个体如沧海一粟般渺小,个体不可避免地在时代的洪流中翻滚。回看历史,许多个体的悲剧和“意难平”背后都有时代之因。《采薇》中战士守边一生,最后只留下踽踽独行的沧桑背影,可是山河垂危,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戍边卫国;尽管高适悲歌《燕歌行》、杜甫泪洒武侯祠,仍然阻止不了繁唐落幕,可是朝代更替的车轮又岂是一人的臂膀能抵挡得住的;《茶馆》中鬻儿卖女的百姓、纱厂的包身工、未庄中的阿Q们只能身不由己、任人宰割,但处于黑暗的乱世,他们又能怎样收获更好的结局呢?观此,大部分的个体都被时代裹挟着,身心被束缚,理想终破灭。

身处新时代,作为个体,我们其实拥有更多施展身手、绽放梦想的空间。和平年代,给予了我们安静的书桌;互联网时代,给予了我们方方面面的便捷;开放的时代,给予了我们创造和发声的机会,让人与人之间多了尊重与平等……那么此时,我们应勇敢地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拼搏,踏实奋斗,挖掘潜力,创造价值,终能闪耀出自己的光辉。

诚然,这个时代并不完美,我们当然有可能像《采薇》中的士兵、武侯祠前的杜甫一样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尽管我们为此烦心,为此懊恼,但只要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遵循内心、我们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体现价值,那我们便能无怨无悔,谁说戍边战士不闪耀?谁说爱国文人无光辉?正如古罗马的西塞罗,在那样一个麻木愚昧、推崇专制统治的时代,即使磨破嘴皮却依然无法得到统治者和民众的认可,还能从容地转变身份,自雄辩家转身成为人道主义学者,终给后世留下了智慧的宝库。

一个人无法抗拒时代,但不能说他绝无可能闪耀出光辉。循着心的方向,我们定能站在时代洪流的浪尖上舞出美丽人生。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景]

跟我一起游黄山

2025-03-19
[议论文]

种下一颗红豆

2025-03-19
[议论文]

长征.丰碑

2025-03-19
[议论文]

三种人

2025-03-19
[议论文]

笑好还是哭好

2025-03-19
[议论文]

有梦就有机会

2025-03-19
[议论文]

书的感受

2025-03-19
[议论文]

再给人生加一级台阶

2025-03-19
[议论文]

新时代的青春

2025-03-19
[议论文]

坚强人生

2025-03-19
精选作文
[读后感]

“金玉良缘”——念宝钗

2025-03-18
[读后感]

品《窗边的小豆豆》

2025-03-18
[读后感]

诗一般的年华

2025-03-18
[读后感]

读《水浒》

2025-03-18
[读后感]

读《永不放弃》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读红楼怜黛玉

2025-03-18
[读后感]

观《走进新中国》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灵魂的复活——读《复活》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梦想——成功

2025-03-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