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高考作文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优秀范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优秀范文

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717   作者:   时间:2025-02-28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高中高考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读后感]

失去不如不得到

2025-03-18
[读后感]

属于他们的真正幸福——评《长江七号》

2025-03-18
[读后感]

现实中的浪漫

2025-03-18
[读后感]

爱与恨的交织——读《呼啸山庄》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蝶-复活》

2025-03-18
[读后感]

深林人不知

2025-03-18
[读后感]

读《禁毒禁烟》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再塑生命之光——读《再塑生命》

2025-03-18
[读后感]

读这段话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失败者的魅力》读后感

2025-03-18
精选作文
[议论文]

面对挑战,笑迎春天

2025-03-19
[议论文]

“不”的智慧

2025-03-19
[议论文]

生活不是活着

2025-03-19
[议论文]

感谢一切的一切

2025-03-19
[议论文]

守望淳朴

2025-03-19
[议论文]

幸福是向你伸出的那双手

2025-03-19
[日记]

是谁,在我梦中歌唱?

2025-03-19
[日记]

弯曲的滑道

2025-03-19
[日记]

面对中考

2025-03-19
[日记]

毕业的悲伤

2025-03-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