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1168 作者: 时间:2025-02-28
前段时间我突然想再读一些名人自传,于是就去学校周围的书店转了转,选来选去,最终被精装本的《毛泽东自传》给吸引了,并最终买了回来。该书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进行笔录,中文版由汪衡翻译。
书的内容不算特别多,但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毛泽东同志一生特殊的经历和磨难。每个故事都十分亲切,令人感动和心生崇敬。这里我就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知识,对毛泽东同志伟大人格、高尚品质的形成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其对我本人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几年前,我去过韶山参拜过毛泽东故居。实事求是的讲,从故居的整体规模看,童年毛泽东的物质生活应该算是比较富裕的。然而,他受其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并没有形成“为富不仁”的思想观念,相反,而是十分同情当时广大的劳苦大众。我认为,童年时所形成的价值观可能正是毛泽东同志一生都满怀农民情怀、关心下层疾苦的根源。
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追求。试想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很多家庭富裕了,腰包鼓起来了,然而,如何才能让其下一代人头往下看,有志向,有追求,而不要成为社会不齿的“富二代”已经成为了社会关心的问题。这可能是一个教育问题。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有很多鲜活生动的革命前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学习。我们不能认为青年不“向下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恰恰在于它不是任资本随意摆动的社会,而是关注每一个人的社会。从这个方面讲,我们更应该学习童年的毛泽东,坚持走群众路线。
另外一个我特别想谈到的是社会责任以及为之努力的毅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时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的毛泽东没有选择偏安一隅,无所作为,而是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寻找救国救民的思想理论并积极地在一线开展工作,包括积极组织工人罢工运动,举行秋收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并同时撰写了一批经受了实践检验的指导中国革命胜利进行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些列重要理论思想。这些看似广泛的各种工作,背后的支撑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年轻的毛泽东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为之奋斗不止。
而这两者之目的又是为了推翻压迫势力,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利益。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世界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我们每一个青年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想,无论时代怎样变,我们所意欲创造的一种社会制度与氛围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辈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需要支撑的。它需要每一个年轻人拥有较多的社会责任,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这方面,我们更应该向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学习。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方面作出一点点的改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将会取得巨大的发展。
从毛泽东同志的事迹中我能够学习、鞭策自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时时提醒自己,提高工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