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一年级作文 > 以语言为题的议论文

以语言为题的议论文

年级:高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941   作者:   时间:2025-02-28

大疫来临,大街流动的人少了,流传的标语多了。既有街头巷尾的“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无硝烟的仗”,也有援华物资上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疫情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有机会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我们的民族语言在这个特殊时期,再一次闪耀出光芒。

是什么让饱经风霜的民族语言长存不熄,充满力量?

是生活的活力。接地气的乡间标语,在宣传防疫时一扫枯燥与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幽默与活力。“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接地气”吗?它不仅让人们意识到了戴口罩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语言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疫情是冷酷的,但我们的生活并不冰冷。又如“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散”。当我们向简单的语言中注入了生活的气息,加入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它就立刻变得生动而鲜活起来,这时人们也会感觉到防疫也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紧张和担忧马上就减轻了许多。

语言的力量,还在于昂扬的民族精神,“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正是一个典范。我们这时通过运用语言传递出的就不仅是某一做法、某一行为,而是一份能让整个民族鼓舞的精神。它告诉人们,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与病毒的战役!

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必定是合二为一的。通过我们的语言传达出的民族精神,砥砺着我们中华民族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从“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到“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无一不是我们顽强而坚韧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有了精神的内核语言也同样刚劲有力,掷地有声。

而更为难得的一种力量,则来自于超越了国家民族的,对人的普遍的关怀。在各国援助的物资中,日本友人援华物资上的标语最让人动容。“山川异域,日月同天”。语言的力量有时并非只能表现为刚强,还可以是一种抵达人心的温暖与共情。它让我们感受到虽然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但作为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我们是并肩在战斗。这里没有豪言壮语,但平淡之中同样充满力量,就如同春日的和风,能化开千里冰霜。

是生活的活力,民族精神的刚劲,以及跨越国界的人文情怀,让我们的民族主语言历久弥新。愿我们能一直让我们的语言充满力量,砥砺我们前行!

高中一年级作文推荐

评论 (0)

最新作文
[状物]

滦州古城

2025-03-18
[状物]

有着人们精神的无花果

2025-03-18
[状物]

巨蟒

2025-03-18
[读后感]

《诗经》观后感——那一份典雅,那一份清新,那一份美丽

2025-03-18
[读后感]

驴和人的新预言

2025-03-18
[读后感]

你的,三个母亲——观《我的三个母亲》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伊索寓言》心得

2025-03-18
[读后感]

破茧成蝶;笑依然

2025-03-18
[读后感]

满招损,谦受益

2025-03-18
[读后感]

努力活下去,就是长大——《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

2025-03-18
精选作文
[读后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

读《木匠的房》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

读《红色之旅》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

珍惜时间——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2025-03-19
[读后感]

读《海伦凯勒》后感

2025-03-19
[读后感]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读《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

2025-03-19
[日记]

妈妈你也表扬我一次吧

2025-03-19
[日记]

天柱山之游

2025-03-19
[日记]

保护树木,日日有责

2025-03-19
[日记]

蜘蛛与树牛大战

2025-03-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