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中中考作文 字数:820 作者: 时间:2025-02-28
听,骆铃声声,这是大漠心脏处封在千年后的心脏;看,来时绵延的脚印,黄沙下已埋葬了无数枚这样的脚印;感,黄沙扑面,夹杂着陈年的历史风情。这里是神奇的敦煌,一座饱经风霜创伤仍坚韧发展的城市。
这里曾经有美轮美奂的飞天,无数珍贵的壁画封存于莫高窟中,吸引着旅人纷至杳来,但长达千年的被观赏被触摸让他们变得模糊不清,脆弱得不堪触碰。但值得庆幸的是,它们的美并没有消弥于天地,现如今许多文物修复工作者穷尽一生争取让它们重现于天地。
这座城市有过“内伤”,也有过更为令人惋惜甚至于痛恨的“外伤”。在近代史上中国有着屈辱万分的一页,那就是外国军队曾大摇大摆来到中国各地掠夺中国的珍宝,圆明园或许广为人知,但敦煌文物的损失也极为惨重。更可恨的是,敦煌文物本已被藏好,却被几个“罪人”翻出以与外国人交换利益,为了几块银元、酒肉,竟牺牲珍奇的文物,那些文物,被装在破烂板车上叮叮当当地被带走,留下千年遗恨。余秋雨先生也曾来到此地,望着大漠落日的瑰丽景色,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
但饱经风霜经诸多磨难的敦煌并没有一蹶不振,从此消弥与世间,有人在努力重现它的辉煌。是的,有人,他们中有著名的樊锦诗先生,她被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她一生几乎完全奉献给了这块她心上的土地,樊锦诗先生与家人分离留守敦煌,未曾归家,只为了穷其一生再现更多敦煌的壁画,莫高窟的壁画。她带领敦煌研究所创建“数字敦煌”,令大家在网上便可浏览他们复原后的壁画。当然,不仅仅有樊锦诗先生,还有很多很多默默无闻在此工作的研究人员,他们也许久未着家,他们也心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莫高窟研究人员中自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人一窟,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将一生奉献于属于自己的四十八窟中的一窟。何其浪漫,何其动人!
这片土地自有此魅力之处,引无数人折腰于此,坚守与此。余秋雨先生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路即是书”。观众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放下手中的书,行路于此,感受敦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