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527   作者:   时间:2025-02-28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评论 (0)

最新作文
[读后感]

欣赏艺术画

2025-03-18
[读后感]

舍己为人的好战士——读《灯光》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读《驮盐的驴》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梦的起点——《根鸟》读后感

2025-03-18
[读后感]

读《熊猫回家路》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读《秃尾狮王》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寄老人——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2025-03-18
[读后感]

巨龙腾飞——读《让孩子最感动的100个红色经典故事》后感

2025-03-18
[叙事]

试卷交了以后

2025-03-18
[叙事]

流水年华

2025-03-18
精选作文
[想象]

我的“侦探”梦

2025-03-20
[想象]

《未来书包》

2025-03-20
[想象]

哇哇二分石头人

2025-03-20
[想象]

爱的浪漫

2025-03-20
[想象]

最后一份荷兰豆

2025-03-20
[想象]

《巨人的花园》

2025-03-20
[想象]

淘气世家

2025-03-20
[想象]

我们“巧克力”味的(3)班

2025-03-20
[想象]

水晶笔

2025-03-20
[想象]

《我的报国梦,从现在起航》

2025-03-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